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大要闻 > 正文

【回眸发展】交通学院:强特色 勇争先 创“第一等工作”

作者:程驰 来源:交通学院 时间:2022-05-22 浏览:

编者按:华东交通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近期召开。学校官网、党代会专题网开设“回眸发展”专栏,集中宣传展示学校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以来,各单位改革发展成就。

学校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以来,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在党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学校发展提质增速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校党委书记柳和生,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一同为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揭牌。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学院围绕“一个中心”“四个重点”开展党建工作,即以引领、推动、确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政治上把方向举旗帜,战略上管大局做决策,组织上抓班子带队伍,监督上扛责任保落实。

围绕“一个中心”抓好“六个抓手”。抓品牌树引擎,凝练了“红尖椒培育工程”党建特色品牌,并成为学院立德树人的新引擎。抓支部强堡垒,按照“三化”建设要求建强支部堡垒。抓党员树标杆,深入开展“火车头”党员先锋岗活动。抓德育守初心,以“红尖椒”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抓文化促和谐,坚持举办天佑学术论坛等“天佑文化”品牌活动。抓整改聚人心,常态化开展党的主题教育,切实为师生办实事。

“红尖椒”培育工程和“红尖椒”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标识揭牌。

在四个重点方面,凝练了“123456”的特色工作法。“1”是1个核心,即建强“1+1+N=壹”的党委领导班子核心。“2”是2张表格,即落实年度、月度工作表。“3”是3个会议,即规范好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4”是4支队伍,即抓好学院中层干部队伍(系部科室主任、教职工支部书记)、专任教师队伍、管理服务队伍、学生骨干队伍。“5”是5个联系,即坚持院领导联系党支部、教学系部、优秀青年博士、党外人士、学生班级制度。“6”是6项任务,即完成院领导带领一位干部深入基层查一次岗、听一次课、下一次寝、接一次访、谈一次心、排一次“雷”的值周制任务。

高质量党建推动了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考核综合排名从2019年的第10名升至2020年的第4名,2021年综合考核优秀,极大提升了师生员工的自信心。

学科实力持续增强

学院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标对表打造交通运输工程一流学科。通过几年的努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B-的好成绩,获批江西省“十三五”一流学科(优势学科)、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学科(高峰优势)。

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院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深入推进“四定期、二督导、一报告”制度,紧紧围绕“三金(金专、金师、金课)”主线开展工作,在历年学校教学状态年度考核评比中排名稳居前列。

专业建设成绩斐然。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交通工程三个专业连续获得江西省首轮和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第一名,并分别入选2019年、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专业2018年6月获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交通工程专业2021年5月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物流管理专业2021年3月入选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指委第一批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

“金师、金课”成效显著。获批2个2020年江西省本科高水平教学团队。2022年,交通运输《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团队参与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入选的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铁道工程教研室参与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头入选的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019年、2021年获评5项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2020年获1项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批5门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江西省一流课程(线下3门、线上1门、线上线下混合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门)、6个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1个教学团队获第二届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6位教师获评学校“天佑优秀教师”荣誉;1人获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优秀论文一等奖。2021年学院当选全国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人才引育成效显著

学院围绕“引、育、留、用”,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将师德师风、意识形态作为教师引进、职称评聘、项目申报等方面的首要标准,牢牢把好政治关。将人才引进纳入学院公共服务积分,全面落实青年博士导师制,在职称评聘中切实破“四唯”,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主动联系国内外交通领域学术大咖,常态化赴相关高校组织专场招聘会,在交通类学术会议投放招聘简章,大力发掘学院教师的人脉资源等,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从“接收简历-入职-融入教研团队-成长为学术带头人”,为博士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高效服务。

学院通过搭建舞台遴选推荐人才项目,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获批江西省高层次海外人才2项。以生师比为目标,做好师资引育工作,近年来入职博士18人,进修获博士学位7人。新进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率超70%,其中青年项目占40%;在交通运输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2篇,实现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双突破;晋升省聘副高比例达46%。

学院召开人才成长经验分享会。

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学院聘请专任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和创新创业教师,让辅导员和学生参与到专任教师的教学科研中,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就业,保障三全育人零遗漏,学院就业率多次居学校第一位。辅导员队伍注重提升自身建设,先后获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江西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论文一等奖、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一等奖、江西省党建论文一等奖等。选聘五位辅导员分别负责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划分责任田,全面构建五育框架。建立了“老师-运动队”责任制度,学院累计6次田径团体项目总分第一名。近五年,学生工作获得省级以上荣誉400余项,培养了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中国交通优秀学子、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等一批优秀学生,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活力团支部”,连续获评“詹天佑优秀班级”,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交通科技大赛等赛事一等奖等,实现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国奖零的突破。

科研实力不断攀升

学院始终坚持科研成果要服务国家、地方、行业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有成效。国家级项目由2016年成立之初的1项增长到2021年的11项,1篇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论文实现了热点论文与高被引论文双突破,服务国家战略成效显著。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近百部;获授权专利26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

促进地方发展有质量。编制了我省及各市县“十三五”“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50余项,承担了南昌地铁1、2、3、4号线建设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工作,制订了南昌市物流业发展标准,参与了我国国内第一条面向国家交通控制网的“智慧高速”昌九智慧调整的建设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智库研究,高铁发展研究中心获批省第一批重点智库。近五年来,学院获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类横向项目300余项,研究经费由2016年的400万元增长为2021年的1000余万元,科研经费总额累计5000余万元;研究报告获副省级及以上领导批示7次,其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各1次。

助推行业进步有特色。紧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参与交通运输部“智慧高速”的标准制订、国铁集团的智慧运行图编制等工作,形成了以智慧为抓手的行业服务特色。近五年来,学院参与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相关科研10余项,研究成果获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提升社会影响有速度。近年来先后承办“交通强国-绿色交通”分论坛、“交通强国战略暨江西省交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峰论坛、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中国物流年会、江西智能交通论坛、ISMSS2020国际会议等学术会议。孙钧、卢春房、严新平等院士现场作主旨报告。积极参加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多名教授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务,有效提升学院在交通领域的影响力。

国际合作不断拓展

学院秉承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化进程。与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的十余所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师生交换、学术交流、共办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从2017年起,招收墨西哥留学生来学院攻读1+1.5的联合培养硕士项目,迄今已经培养3名墨西哥普埃布拉大学留学生。从2018年起,招收国际留学生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在读学生有喀麦隆、土库曼斯坦、老挝博士生各1名。从2019年9月起,招收“一带一路”国家交通运输(高铁方向)的本科国际班学生,目前有6名学生在读。

责任编辑: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