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大要闻 > 正文

探究中日茶文化差异 日本茶文化专家来校讲学

作者: 来源:人文学院  时间:2009-12-25 浏览:

  12月25日,中国茶文化国际鉴定学会会长、东亚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日中友好汉诗协会理事长棚桥篁峰先生,应邀为我校学子做了一场题为“中日对茶艺认识的异同”的讲座。人文学院副院长丁佐湘教授出席,讲座由江西省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我校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余悦主持。

  中日对茶文化认识的差异

  棚桥篁峰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茶文化的研究。他表示,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的茶文化源于中国。茶叶自唐代传入日本;宋末,荣西禅师把茶种带入日本,遂茶成为大众饮料。日本的制茶工艺也源于中国,宋末和明中期抹茶和煎茶的工艺分别传入日本。随着时间流转,而今,中日对茶文化认识的最大差异在于有无功利性。

  日本的茶饮最初由和尚引入,因此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和尚们在一起打坐,累了就喝茶解乏、修身养性。因而,日本的茶饮在向民间普及的时候多用于追求人的修养,基本上没有和商业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了有日本文化特色的茶道。现今,日本也没有茶艺师这个职业,品茶基本上不和商业挂钩,只是好友之间交流的方式。

  中国古代的茶道充分贯彻了儒家礼、义、仁、德的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标准。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原本的茶道逐渐偏向了茶艺。茶艺最早起源于台湾,之后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广东等地延展开来。现在,茶艺已经成为了商业文化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如何泡茶、如何饮茶等。许多商家为了推销茶叶而进行茶艺表演,许多人也以茶艺为职业,这和日本的以茶道为修养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新茶道在复兴

  棚桥篁峰说,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探寻最初的中国茶道。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很多追求新式茶道的人。他们创立自己的茶室,通过把中国传统元素如“香道”等融入茶室,营造了品茶的氛围。他认为,这种毫无商业元素介入的茶会才体现了真正的茶道。

  “如何把茶艺提升为茶道,进而成为人们精神修养的工具,是中国未来一代的你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棚桥篁峰如是说。他鼓励大家在满足物质需求的情况下,能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