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如何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记者从华东交通大学了解到,在“五五”普法期间,该校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系,打造了具有特色的“大普法”工作品牌,法治宣传的覆盖率、普及率、受教育率明显提高。
构建法治宣传教育三级网络
为使普法宣传教育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华东交通大学组建了一支以人文学院教师为龙头,管理干部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普法工作队伍与普法对象(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纵横交错的三级教育网络。
另外,每年新生入学时,举办以“防火、防盗、防骗、防传销、防安全事故”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安全讲座,组织新生学习自编的《大学生安全启示录》、《大学生自救手册》,每年参加全省大学生“法制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在日常的活动中,宣传“道德做人,法律做事”这一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对社会、校园的治安状况正确对待,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自我保护能力。在每年的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并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活动。
多项举措提高普法学习实际效果
“依托人文学院的法律专业,我们成立法律事务部,开辟‘网上答疑’、‘法律在线’、‘法律之维’,设立法律咨询室,开展法律咨询等服务。仅2007年,法律事务部通过模拟法庭的在线咨询点,受理案件42起,通过网上设立的在线咨询平台受理案件332起,接听热线电话10余次。”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家和介绍。
学工处、团委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日新网”开辟了“大学生普法教育专题”。为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合法有序、简便有效,学校成立了“大学生事务中心”,对学生进行“一站式服务”。该中心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出“只要你反映问题,余下的事情我们来办”。该中心与全校各部门紧密联系,对学生反映的问题积极协调,硬性规定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解决或答复。该中心的成立增强了学生依法办事的意识,方便了学生,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创造了条件。
学校与江西省少年管教所开展“一帮一”帮教活动,与洪城监狱挂牌建立法治教育基地,与南昌市西湖区司法局、南昌市经济开发区检察院、法院建立了法治教育基地,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实践,提高了对社会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学校还着重利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日”、“6·26国际禁毒日”活动月等开展活动。
“心灵之船”助航法治宣传教育
“大学生中的许多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与心理健康有较大关系。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都要对同学们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每一位同学进行心理健康的动态监测,发现问题或者不良苗头,及时疏导,及时给予救助,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早康复。”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向记者介绍。
这一做法,改变了以往单纯地对学生灌输法纪观念而忽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配合的做法,学生容易接受,乐意配合,其效果也相当良好。
舒曼跟记者讲述了一次心理健康辅导的实例:某学院一男生多次到女卫生间偷窥,后被抓获,按常规学校应将其退学,但学院领导决定暂缓退学,并要求班主任找其谈心,与其家长联系。经了解,该同学从小在家缺乏家庭温暖,性格出现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将该生留下,并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在本人的积极配合下,该生现已康复,表现良好,其家长也十分满意。
为了配合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学校推出了“六位一体”(教育、培训、咨询、干预、宣传、网络及学生社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为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预防大学生自杀,维护学校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法制报2010年12月3日B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