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教研创新团队现有成员30名,先后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团队以国家级人才徐长节教授为带头人,聚集了罗文俊、王培等在内的2位国家级人才和17位省部级人才。主动适应行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实践及校企合作,贯通形成了基于生源保障、过程保障、就业保障的连续培养机制;立足土木交通领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成果累计节省工程成本数十亿元;胸怀“国之大者”,扎根红土地,用心育桃李,团队近10年为土木交通行业输送人才2000余名。
筚路蓝缕 红土地上“教育家精神”的传承者
十几年前,徐长节教授作为浙江大学备受尊敬的博士生导师,正引领着一项聚焦于软土区域深基坑开挖的前沿科研项目。在那个充满创新与挑战的时代,徐教授在科研与实践的交融中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然而,因为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自我超越的不懈追求。2014年初春,他决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毅然接受华东交通大学的邀请,受聘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怀着“铁路筑基人”的拳拳报国之心,选择投身革命老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将自己多年的科研经验与教学热情相结合,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行业栋梁。
徐长节亲自筹划并创立了岩土工程研究所,汇聚了一支充满活力与潜力的教师团队,构建了一个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崭新平台。旨在以科研创新为引擎,重塑学科发展格局;解决教学与研究失衡、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及师资队伍亟待增强的问题。每两周定期举办的学术盛宴,教师们得以跨越专业界限,相互启迪,共享智慧,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互补提升;团队成员携手并肩,联合攻关,促进了科研难题的突破,也极大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级人才罗文俊教授,作为该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曾以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多年来,她扎实肯干,致力于发展土木工程事业,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在徐长节、罗文俊教授的引领下,国家级人才王培全情投入,为土木基础设施智慧建维发展贡献力量;德国洪堡学者雷祖祥亦加盟团队,并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
庄海洋教授亦被团队的创新魅力深深吸引,毅然选择加入,将科研热情扎根于此。2022年,他放弃了其他高校的优渥条件,携手团队在红土地上续写科研新篇。在团队中,庄海洋教授专攻结构工程领域,依托团队的强大平台与人才资源,近两年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紧密契合“1269”行动计划,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近期,其研究成果荣获了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团队力量与国家支持政策的最佳诠释。
通过外引内培,如今团队成员已经从6人发展到30人。5年来,成员中已有29人次获省级以上人才称号(其中多人次获国家级人才)。在团队的支撑下,华东交大先后拿下江西省唯一的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评价全省第一。
弦歌不辍 赣鄱大地上一群执着耕耘的播种者
从教26年,徐长节坚持给学生授课,他始终用心育桃李、无悔献青春。工作再忙,他都尽力第一时间批阅学生提交的论文材料等,字斟句酌,细到标点符号。来赣初期,尽管科研经费紧张,为了保障学子们专注科研,他拒让学子分心兼职,尽全力兜底每位学生读书期间的生活保障,十年如一日。他总是细心观察,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重视个性发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发挥个人所长,又能实现全面发展。
土木是团队的专业标签,在红土地上种“木”成“林”是他们最质朴而真挚的追求。团队成员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每两周举行师生学术交流活动,以整体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结合专业特点,聚焦智能、绿色、低碳关键词,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依托系列教学改革实践及校企合作,贯通形成了基于生源保障、过程保障、就业保障的连续培养机制。
一直以来,团队成员都向学生们传递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有用的科研”的理念,希望学生们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在实际工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土木专业的研究生们至少一半的课堂是在工地上。与土交道,与沙为伴,从入学起他们的作息就与工程员上下班的时间相同,早已没有了寒暑假,黝黑的皮肤也似乎成为了日常。2022级硕士研究生鲁思杰说:“我的研究课题就是在工地的实践中产生的。”尽管面临着没有前人研究可以借鉴、研究方向错了有可能会影响毕业的情况,他仍选择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老师一直都教导我们,科研最终的目的就是应用于实践,这样确实难度要稍微高一点,但如果自己的研究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还是会感到很自豪。”鲁思杰如是说。
这种“科研服务于项目”的理念,不仅教会了学生们在逆境中寻找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坚定在科研道路上前行的决心。“我们会带着学生们到各个实际工程项目中去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庄海洋说。
求真务实 土木交通领域“工匠精神”的弘扬者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待扬鞭自奋蹄”是团队的座右铭。团队面向产业需求,积极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上海东站、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南昌地铁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是团队奉献基建事业的见证;徐长节提出的深大基坑变形与稳定控制技术成功应用于全国各地上百个基坑工程,产生经济效益近8亿元;团队研发的国内首创不中断交通快速拼装台车技术,在江西九岭山隧道首次落地应用,节省人力成本达50%;团队在轨道交通、路面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均取得突破性成果。
在南昌市地铁建设初期,施工团队遇到了很多因为隧道开挖而引起地面塌陷的情况。根本原因是沿赣江两岸的地质特点是覆水沙尘,水位比较高,在盾构开挖过程中极易形成塌方。面对着如此棘手的问题,团队应时而动,结合南昌市的地质特点,经过分析、实验、模拟,最后解决了在覆水沙尘条件下进行地铁隧道建设的难题。“我们的项目都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科研源于实践、锻炼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团队成员朱碧堂教授说道。
团队始终重视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维碰撞,厚植科研创新土壤。自2016年始,团队全方位打造学术高地,自有学术品牌“土木工程赣江学术论坛”已成功举办7届,累计邀请39名院士、200余名国家级人才及4000余名专家学者交流研讨,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和土木工程事业高质量发展。团队始终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徐长节不忘母校培养,自费设立“求是”奖学金,以激励野寨中学学子努力学习。
作为团队的90后青年教师,本硕博均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的丁海滨分享了他在团队的成长之路:“从学生起我就深受团队的影响,希望毕业后也能进入团队工作。后来我如愿以偿,但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我,从学生转变为教师,一时有些迷茫,也不知道如何去申请基金项目。”正当丁海滨感到无助时,团队向他伸出了援手,老师们不仅通过分享经验以树立他的信心,还纷纷在细节上对申报书的填写给出专业指导意见。在团队的悉心帮助下,丁海滨成功拿下了人生中第一个国家级项目基金。“团队帮我明确了思路、重塑了信心,更加坚定了我的科研之路,这对青年教师来说的非常重要的。”丁海滨满怀感激之情地说。
思之于心,行之于途。他们正以红土地播种者姿态继续做好“教育家精神”的传承,矢志不渝、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