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即日起推出“教育强国大家谈”专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努力回答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今天一起来看土建学院王永祥教授的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怎样贯彻这一战略方针,尤其是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落实呢?
首先,我们需要检视我们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将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步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错误中学习和自我纠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根据课程性质,不断创新考核方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应用的同时,可以给学生发挥创造性的应答机会。“教、学、考”方式的根本变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
其次,我们必须持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高手、教学能手都不能少,要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师队伍中,专业负责人或教研室主任的岗位是“兼职岗”,但工作非常重要,是需要起带头作用的“生产队长”,是推动教学工作创新走深走实的一线实践者和管理者,高校要高度重视并尽可能提供实质性支持,不断激发、提高他们对岗位的责任心和内生工作动力,让他们全心全意带领团队教师为专业建设发展奉献力量。
总的来说,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创新教育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育质量,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