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大要闻 > 正文

我校主办《铁道学报》理事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

作者:黄晓鹤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8-09-28 浏览:

9月28日,由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铁道出版社和我校共同主办的《铁道学报》理事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南昌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孙永福、卢春房、宁滨、陈政清分别作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出席。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院士,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志武,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我校党委书记万明,中国铁路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卢永忠出席并分别致辞。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福海主持成立大会。我校主办此次会议,是落实“省部共建”所取得的一大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滨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出席

卢春房表示,铁道学会成立40年来,与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潮同步伐,与中国铁路技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奋斗历程共命运,与政府和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心连心。今天成立《铁道学报》理事会,就是希望加强轨道交通行业相关单位的联系与交流,共建《铁道学报》科技论坛平台。中国铁道学会愿和大家一道,通过共有这个科技工作者之家新平台,共话世界铁道科技发展新趋势,共谋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实施新举措,共推轨道交通科技新人才,共享铁道科技创新新成果,共创中国铁路美好未来。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志武致辞。

马志武从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底蕴等方面介绍了江西的省情。他说,本次会议围绕高速铁路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研讨,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积极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可谓适逢其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江西交通运输发展特别是高铁运输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校参与主办此次大会,充分表明学校在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希望抓住此次难得机会,向专家学者特别是前来参会的国内著名交通大学的校长们多请教、多学习,持之以恒地以创建一流为引领,抓机遇、克难关,强实力、上水平,扎实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致辞。

作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江西教育事业正步入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开启了兴赣富民、绿色崛起的新征程。汪立夏希望我校以落实“省部共建”为契机,瞄准轨道交通行业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做贡献。充分发挥本次会议建立的平台和人才优势,不断加大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为办学治校、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再立新功。


我校党委书记万明致辞。

万明表示,此次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促进我校轨道交通领域学科发展,促使我校在铁路尤其是高铁的运营、维护和安全保障上深耕细作,为学校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学校已全面开启“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大讨论,我们将以“省部共建”为契机,通过新一轮的大讨论,推动再一次的大发展。同时,我校在待遇、平台、团队、家属、子女就学等方面都体现着“以人为本、求贤若渴”,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爱徒高徒来校工作。


《铁道学报》理事会单位授牌仪式。

大会宣读了理事会和理事单位组成名单,并为《铁道学报》理事会单位举行了授牌仪式。我校成为常务副理事长单位,3篇论文入选并作大会交流。中国铁路总公司科信部主任、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赵国堂,我校副校长陈梦成先后主持学术报告会。

大会现场。

与会人员聚焦我国铁路科技创新发展,进一步深入研讨、交流思想,展示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关于交通强国战略的若干思考,探讨了更高速度轮轨高铁技术明确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创新发展的思路,深化了共创中国铁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驰骋向前的美好愿景。

据悉,《铁道学报》自创刊以来的近40年间,在国内外期刊界、学术界和铁道科技领域产生了重大和广泛影响。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连续位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铁道运输类核心期刊的首位连续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称号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所收录的全部2008种核心科技期刊中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第2持续领跑我国核心科技期刊界。特别是20181《铁道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文期刊”全面确立了其权威学术地位。

作为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我校坚持将特色发展、差异发展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战略选择,将“交通特色、轨道核心”贯穿到学院、学科、专业中,以3个江西省一流学科为代表的优势学科全部面向轨道交通行业,我校的专业实力全省综合排名第二,其中80%以上排名第一的专业直接面向“大交通”,是原铁路高校中唯一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学校。(摄影/黄晓鹤

责任编辑:黄晓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