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大要闻 > 正文

【开学典礼】华交之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10-24 浏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华东交通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满怀憧憬、期待、喜悦地迎来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进贤教学点分会场和因疫情暂缓返校的同学,今天在线上观礼,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他们的亲切问候!

刚步入会场,看到你们脸上洋溢的青春活力,让我不禁想起30多年前我的大学时光。我本硕博都就读于浙江大学,在浙大,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名刚入学的新生都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也就是著名的“竺可桢之问”:“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礼敬传承,明德又新。今天,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过来人,我也抛出几个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历,与诸位共勉。

第一,上大学为什么

弄清楚为了什么,才能更好地出发。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浓烈的内在底色,中国文人士子从古至今一直以担当家国天下为己任,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有“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壮志难平,有“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荡气回肠,有“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慷慨悲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有志青年脚下的道路从来都不在个人层面,而是一条与“无穷远方,无数人们”有关的求索之路。

求索当胸怀国运。中国是一个历经苦难与辉煌的国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的国家。这活跃跃的创造源于我们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我们的校友谭顺辉学长,在中国盾构机技术长期滞后于西方国家的困境下,先后带领团队研发了“世界最大断面矩形盾构”“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国内自主设计制造的最大直径的泥水平衡盾构”等设备,仅用不到十年的时间,打破了“洋盾构”一家独大的格局,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成为了“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佼佼者。同学们,希望大家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融入时代的洪流,怀“国之大者”、解“国之大难”、担“国之重任”,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上下求索、创新创造,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求索当心系乡土。网络上有段很火的话,“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家乡一直都是在每个人心中最惬意温柔的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情仿佛逐渐淡去,甚至变成了同命运抗争的脚本。这份看似平常的乡情,恰是赋予了我们无私且宽厚的力量:汪曾祺散文的张驰度起于他对家乡的向往,莫言小说的穿透力始于他对乡土的热恋,老舍戏剧的代入感源于他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思考……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校友程桔学姐把梦想扎根乡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中最年轻的女村支书;我校教师黄大维从大山走出来,饮水思源不忘本,省吃俭用,帮助家乡贫困学子求学圆梦。同学们,希望大家满怀“天下之大,黎元为先”的敬意,感受平凡生活中磨砺的夺目光彩,汲取家乡热土中温润的精神力量,不坠青云志,不负赤子心,不忘来时路。

第二,来华交做什么

弄清楚要做什么,才能不断前行。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为学求知是主业。大家可能会想,我刚刚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考试,学习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我想说的是,大学学习不同于中学时代灌输型、陪伴型和被动型的方式,大家面对的是一条需要自省鞭策、自助汲取和自我探索的求知之路。

求知要以勤为楫。大学有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很多同学会把它理解成“自由”。但自由不是散漫,只有自律才能真正的自由。今年的新生中有一位“学长”,他已经有过一段“大学”经历,却因沉迷游戏、昼夜颠倒,最终自暴自弃、选择了退学;但是他经过二战高考,重新来到华交,设立了新的奋斗目标,我为他“从头再来”的勇气点赞!暑假,有一个词“小镇做题家”上了热搜,勾起了不少人在长夜里孤灯清影、悬梁刺股的回忆。但比起“做题家”,我更愿意称之为“逐梦家”。同学们,华交校园是勤奋者的乐园,希望大家能够像已故的杨耀乾教授一样,即使年过古稀,依然躬耕于科研一线,亲自挂帅,成立了学校首个研究室;像刘二根教授一样,两尺教鞭、三尺讲台、十尺黑板,三十年如一日,只为做好教书育人这一件事;像刚刚发言的博士生代表刘志刚一样,矢志创新、追求卓越,成为全省博士研究生十佳实践之星。我相信,只要以勤为楫、自强不息,我们就永远是奔跑在逐梦路上的少年。

求知要与乐为伴。学飞的小鸟看过一次翅膀的挥舞,却要以千万次的扇动来学会飞翔。求知之路是孤独、痛苦的过程,要忍得住“天地一沙鸥”的寂寞,耐得住“独钓寒江雪”的独处,拾得起“缥缈孤鸿影”的孤勇,只有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点亮甚至是自我取悦,才会发现这片“天地”还有“飞鸟与鱼”,这份“孤寂”恰是难能可贵,这趟“征途”总有点点星光。求知之路也是不断探索、总结的过程,只会拍打翅膀是飞不上蓝天的,还要学会感受气流、明辨风向。今年“挑战杯”国赛上,人文学院郭雅欣同学与团队围绕“川藏铁路的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探索“交通+知识产权”交叉融合,勇夺特等奖,全国排名第9,创江西省历史上最好成绩,这些都不是能从课本上直接学到的。同学们,比起考试分数的高低,我更看重大家自我摸索的习惯;比起“蜗居”在教材里,我更愿意大家勇敢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起按图索骥,我更期待大家走出自己的道路。当有一天,大家仰望星空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片星空是自己点亮的,我想,这就是学习最大的快乐。

第三,毕业后干什么

弄清楚将干什么,才能无惧远方。大家刚刚入学,现在就谈毕业后干什么,好像显得为之过早。的确,每个人的未来都有无限可能,但我希望大家如同哲学家西塞罗所说的一样:“对于事业的理想和抱负,都是从‘真’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未来,不管选择什么,都要不断完善自身,永远走在成就自我的求己之路上。

求己须承续精神。选择了华交,就要了解华交历史。华交出生于铁路、根植于铁路、成就于铁路,50多年来,始终与交通事业、铁路行业共生共荣,祖国每一公里铁路线上都有一名华交人:有研发出我国最快时速磁浮列车的校友周清和;有被誉为12306系统最强大脑的校友单杏花;也有很多像刘欣原同学一样,祖辈四代都选择服务交通事业;这是华交人独有的情怀和传承。同学们,毕业后,在座的很大一部分人将投身于祖国的交通事业,也会有一部分人从事其他的行业,但我希望大家从华交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要有“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上得来”的特质,更要有“日新其德、止于至善”,不断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情怀。这是华交的精神,是值得你们铭记的传承。

求己须健全身心。国庆当天,中国女篮在世界杯上斩获亚军,追平历史最好成绩。这场自我的突破,令国人泪目,见证荣耀的我们深感体育的魅力与风采。健康的体魄是奋斗的前提,为了鼓励大家热爱体育、重视运动,今年学生手册进行了修订,在以往学生体测须达75分才能评先评优的基础上,增加了“体测成绩较往年提高10分”也能评先评优的选择条款,希望大家能够自觉增强体质、锻炼意志、热爱劳动、创造价值,把身体健康转化为内生的动力,顺境中永不懈怠,逆境中永不妥协。青年也要完全人格,广涉猎、勤修身,发展自身所长,拓展志外所趣。希望你们中的善琴者,多拉勤弹;善舞者,长袖飘逸;善书善画者,传承国粹;善吟善诗者,笔耕不辍,从人文化成中涵养宽广博大的胸怀和独立自由的人格。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时代给予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辽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愿你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执青春之笔、答华交之问、担时代之责、圆中国之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