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大要闻 > 正文

【回眸发展】天佑学院:本科教育辟特区 人才培养谱新篇

作者:余冬青 来源:天佑学院 时间:2022-05-23 浏览:

编者按:华东交通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近期召开。学校官网、党代会专题网开设“回眸发展”专栏,集中宣传展示学校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以来,各单位改革发展成就。

天佑学院自2020年1月成立以来,围绕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向,发挥本科教育改革特区和试验基地优势,稳步推进拔尖人才培养战略举措,扎实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先行先试,初步探索形成了贴合校情的本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获批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思想政治教育向“三全育人”深化

全方位科学谋划。制定了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出台《华东交通大学“天佑学子培育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培养措施、评价机制和条件保障等。制定了“天佑学子”培养方案和学生选拔、导师选聘、教师管理等各项配套制度。

全过程思想引领。充分挖掘詹天佑“爱国、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举办“理论星期一”“身边党员故事”“火车头五微”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崇高理想。采取书院制管理,加强“天佑学子之家”文化建设、空间塑造和价值导向,拓展公共服务功能,以“读书”“对话”“修身”“励志”为主题设计系列课外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天佑学子”奋进故事,积极培育先进典型,激励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创新创业等各方面艰苦奋斗、争先冒尖、自强不息、敢闯会创,争当“铁人铁军”排头兵。

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全员聚力协同。聘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校内外科技领军人才、一流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教学和培养工作,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施任课教师准入、退出机制,引入良性竞争,激励任课教师积极开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组建了教学督导团,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及优秀教师中选聘成员,共同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实施教学督导,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向纵深推进

推进通识专业教育融合。依托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突出个性化培养,设立了基础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平台“三个平台”,构建了“以思政课为引领、以专业课为主体、以特色课为拓展、以第二课堂为补充”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文理基础兼备、学科交叉融合、知识体系贯通。构建了“1.5+2.5”两段学制,前1.5学年由天佑学院负责教学组织实施,分阶段进行理工、管理大类培养和三个学科大类培养,后2.5学年由天佑学院会同各教学学院共同组织教学,实施专业培养。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组建了12支教学团队,开设了“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等9门通识课程群、“管理科学与艺术”等6门学科交叉课程群、“创新思维与方法”等3门科研训练课程群。聘请校内外高层次人才、专家学者来校开设课程或讲座,组织学生赴国内“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学习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前沿知识。结合读书分享会、茶话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同教学组织、师生之间的研讨交流,增加思维碰撞;加强跨专业、年级学生交流,引发跨学科领域问题思考,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素养与社交能力。

天佑学子课外团队作业研讨

推进课内课外融合。立项课堂教学改革项目7项,立项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3项,引导任课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全面修订教学大纲,优化学时分配,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以“天佑学子之家”为阵地,促进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促进师生交流横向交融、纵向贯通。从学校高层次人才和“杰出校友”中选聘了3个科研团队、33名教师、9名校友担任“天佑学子”学业导师和校外导师,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感受大学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形成高尚品格。

推进技术与非技术因素融合。通过竞聘上岗、过程跟踪、绩效考核、综合评价,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日常事务、自主承担重大活动组织服务,在管理中培养综合素质。开展系列素质拓展活动并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记录和评价学生课外活动经历和成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进取协作等意识。组建了课外体育俱乐部,制定了《“天佑学子”课外体育锻炼实施办法》,通过晨练、体能训练、自选课外运动项目等,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目前每个学生都拥有至少1项体育运动项目,每学期人均课外体育锻炼时长达90小时。

学生成长向全面发展

学业规划更加个性。顺利实施夏季学期教育教学计划,涵盖基础课程强化、学习方法训练、科创竞赛培训、社会实践等内容,由学生自由选修,实现了学业的“私人订制”。研发上线了“天佑学子计划外选课系统”,打通了学生选课渠道限制,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选修培养计划外课程,更好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学业状态更加向好。以2020级“天佑学子”为例,大一期间CET4通过率100%,CET6通过率34%;高数Ⅰ平均分90.59,高数Ⅱ平均分84.73,物理Ⅰ平均分84.74,远高于全校平均成绩。目前学分绩点在4.0以上的有18人,占32%;在3.5-4.0之间的有29人,占52%;在3.0-3.5之间的9人,占16%,学业状态基本符合拔尖人才培养预期。

天佑学子科创基地

创新实践能力更加提升。成立了学生创新基地,制定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管理办法》,建立了“分层次、分阶段、立体化”科研训练体系。新生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二年级后注重增强科创能力,引导学生依据兴趣组队或加入导师课题组、实验室、科研团队,聘请资深教师指导培育,着力攻坚高水平奖项。学生大一期间获学科竞赛国家级荣誉11项、省级荣誉15项,取得软件著作权5项;1人作为学校唯一代表参加全国数学竞赛。

天佑学子在舞龙比赛中展现风采

综合素质评价更加优化。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为导向,创新了专业混合式学生集体综合素质测评方式,制定了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状态、创新实践、素质拓展、身心健康、导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面综合评价,突出对体育运动、艺术素养、劳动实践情况的考核,促使学生更加注重补齐短板,提升综合素质。学生自发组队在学校党史知识竞赛和校史知识竞赛中夺冠,并获评全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提案作品获评2021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优秀作品奖。

责任编辑: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