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大要闻 > 正文

聚焦“两会”热点,试看中国政府之改革

作者: 来源:孔目湖讲坛  时间:2010-03-28 浏览:

  2010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大背景下,中国两会胜利召开并圆满落幕。为期十天的两会议程,牵系的是千千万万民众的心。有人说,只有在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才会切实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天下事。在过去一年里,我国政府持续关注民情、改善民生;而在新的一年里,能否继续推出更多顺应民心的新举措,似乎得到了更多人民的期待。
  3月25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寿龙教授莅临我校第233期“孔目湖讲坛”。围绕“中国政府改革:两会热点问题及其理论逻辑”,毛寿龙教授为我校学生展开了一幅多角度全方位的两会图景。其见解独到且不失水准,严肃却又透着诙谐,博得了在场老师及学生的阵阵掌声。 

  
   会前会后,关注热点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开会,一年一次。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
  毛寿龙教授说,在每届政府,每年一考的两会期间,总理频出“风头”,各部部长面临“考试”。会前会后的这段时期,很多人都会关注政府在这一年的两会上将会有哪些作为。会前,总理与网友就内政问题进行交流,其中反腐败问题一直是网友最关注的;会议期间,讨论和修改政府工作报告;在紧张的两会结束之后,总理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各国记者见面。
  过去的两会,对于政治问题的关心一直居高不下,由于近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经济问题转为头等大事。低碳经济也成为两会的新宠。
  

 

  
   看两会热点,把两会脉络
  讲座中,毛寿龙教授为在场听众梳理了两会的若干重要议题,并深入解析其理论逻辑,其中他重点谈到了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等议题。
  毛寿龙教授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提出概括性的一点,即“教育的去行政化”。在政策选择上,他提出了三点。第一,政府可以发挥作用,但仅限于融资;第二,扩大大学自主权,教授治校,改善治理结构;第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术自由和治理结构改革。
  住房问题也是举国热议的问题,住房问题的解决依靠的是方方面面的举措。财政和货币政策上的补贴住房,土地的垄断性供给造成的住房稀缺性,都要求政府应着眼于完善相关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完善租房市场,减少租房成本;统一所有的住房市场,让低端房保值。
  “收入差别不是问题,贫困才是问题。”毛寿龙教授在讲座中讲到这样一句话。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现实背景下,面对收入分配的不均,劳动力市场是核心。而劳动收入,则是劳动力价格问题。

 

 
  “两会”之于政府改革

  “两会”的召开具有其多方面的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两会”的成功更能有助于政府改革的推行。在法律上,“两会”有利于政府的民主化、法治化,是责任政府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两会”过程中的选举与监督,审议报告、提案和建议,质询等。同时,“两会”也拥有重要的实际作用:政治上,这是一个领导当普通代表的时期,同时,释放公共议题的常规,开拓议题的空间;经济上,拥有了更多经济政策与各方面回应的机会;社会上,则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机会。
  无可否认的是,“两会”正在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两会”上许多议题都与政府改革密切相关。不过,毛寿龙教授认为,今年并不是政府改革年,但改革开放的多方举措和相关实践,是推动政府有效改革的重要途径。一年一度的“两会”,可以让政府改革经常提上日程,同时持续推进,确保其正确方向。 
                 (摄影记者:唐诗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