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大20多名学生志愿者为帮重病同学和其母亲治病,发起了一场进入学生寝室捐款的活动,募集善款共计5.4万元。不久,华东交大日新论坛上一条题为“下寝室募集善款,我成了‘被捐款’的产物”的帖子引起多人关注。面对献爱心和“被捐款”的尴尬,爱心活动组织者有点委屈。
爱心活动 拯救母子
患病的大学生叫朱文龙,是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08级测绘工程2班学生,身患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和尿毒症等多种重大疾病。
朱文龙是萍乡莲花县人,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多少收入。刚开始,朱文龙在南昌医院治疗,偶尔回学校上课,后来由于病情加重,加上治疗费用跟不上,他的病情开始恶化。
2009年3月,看到病床上渐渐消瘦的儿子,父亲朱志玉决定让朱文龙先休学,再带他求医救治。从此,朱文龙一家就奔波于南昌、萍乡和上海等各大医院。治疗期间,朱文龙每周要接受两次血液透析,加上其他费用,两个星期就要花费5000元。经过近一年的治疗,这个家庭早已负债累累,虽父母脸上布满了道道皱纹,但一直没有放弃治疗儿子。
2009年9月8日,噩梦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朱文龙的母亲刘风珍突发网膜下腔脑出血,生命垂危,家里为此花费近10万元治疗,且处于半瘫痪状态。而此时医院通知,治疗朱文龙的唯一办法就是换肾,可费用对于这个家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此时,当华东交大土建学院师生了解到朱文龙的情况后,各班级团支部积极展开为朱文龙母子捐款的活动。今年3月17日,朱文龙班上的班长邱文兵组织班上同学在校内发起一场爱心大救援活动,号召大家为朱文龙和他的母亲捐款,并在校内设点展开募捐。两天下来,志愿者们募到善款2000多元。邱文兵心想,这个数字离朱文龙换肾、母亲治瘫痪的费用离得太远!想到仍在病床上和命运抗争的母女俩,邱文兵决定再请些人一起参加募捐活动,通过募捐者走进学生寝室募集捐的形式,争取多募捐到一些钱来帮助这个家庭。
走遍寝室 募捐善款
此后,当邱文兵等爱心志愿者抱着捐款箱走进学生宿舍募捐的时候,遭到少部分同学的不理解和质疑,志愿者们感觉很委屈,但想到文龙正需要帮助时,他们放弃中午休息时间,顶着各种压力坚持筹集善款,最终仅用两天时间,走完了全校40多栋学生宿舍楼的所有寝室,募捐到善款共计5.4万元。看到这一笔饱含全校同学爱心的钱,想到可以为朱文龙母子治病带来生命的希望时,邱文兵如释重负。
4月2日下午,当邱文兵把善款交给患病同学朱文龙的父亲朱志玉手中时,这位汉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拯救生命 意义非凡
然而,在华东交通大学日新论坛出现的一条题为“下寝室募集善款,我成了‘被捐款’的产物”的帖子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面对诸多网友的评论,邱文兵满脸委屈:“我们开展的募捐活动,换来的是同学们的质疑,我们上门募捐也是以自愿捐赠的形式募款,更没有索要的意思。”
华东交大心理专家舒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志愿者们走进寝室募捐方式引来个别网友非议,但在拯救生命面前,永不言弃是这场活动最大的意义。
(江南都市报2010年4月3日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