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大要闻 > 正文

第256期“孔目湖讲坛・红楼梦”通知(周四)

作者: 来源:孔目湖讲坛  时间:2010-11-24 浏览:

讲题:红楼梦人物的诗意空间
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
    曹立波 女士
时间:11月25日(星期四)晚7:00
地点:图书馆202

【红楼女子】
  《红楼梦》人物中,以钗黛为代表的女儿们用青春绘制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画卷,并通过宝玉的视角弹拨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乐章。这部悲剧小说关涉家族、婚恋、人生等三重主旨。于青梅竹马、一见钟情的传统婚恋模式之外,《红楼梦》把“知己”二字写进黛玉的心灵独白,然而,宝黛二人为了这份彼此相知的情意,要超越家族和社会的重重羁绊,他们所付出的艰辛,他们所承受的煎熬,在两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
  我们从这部书中不奢望找到一生一世的知己,但可以觅得一时一事的同类,与你同哭同乐,获得心灵的缓释和宽慰——如香菱的诗稿,如平儿的彩妆,如岫烟的冬衣……黛玉的博雅与真诚、宝玉的博爱与体贴、宝钗的博识与涵养,尤其是将这些美好的品质加以诗情画意地表达,这在其它描写人情世态的小说中是不曾见到的。对于《红楼梦》这部小说而言,塑造和挖掘诗意空间,是著作者的创作愿望,也应是阅读者的审美需求。

【主讲人简介】
  曹立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1988年起在高校中文系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曾在《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篇。学术专著有《红楼梦东观阁本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建安七子集校注•应��集》(天津古籍2005)、《红楼十二钗评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红楼梦版本与文本》(中华书局2007)等,主编《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研究和数字化》专集(首都师大出版社2010)。曾在百家讲坛、名师讲坛等电视栏目,以及北京电视台“燕园话红楼”节目讲解《红楼梦》的诗词和人物。曾应邀担任北京电视台“红楼梦中人”大型活动的学术顾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