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目湖讲坛 九周年献礼 三百期系列之二】
讲题:多党制与前南斯拉夫的解体
主讲人:中国外交官
前驻黑山共和国大使
李满长 同志
时间:星期四(3月29日)晚上7:00
地点:图书馆202
党委宣传部
3月26日
“民族纷争和多党制的引进加速了南斯拉夫的分裂步伐,加之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危机,这一分裂进程进一步加速。”
——李满长大使
【主讲人简介】
李满长,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曾留学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先后担任外交部欧亚司南斯拉夫处处长、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参赞、驻波德戈里察领事馆总领事和驻黑山共和国大使,对前南斯拉夫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有深入的了解。
【南斯拉夫历史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南斯拉夫变成欧洲唯一没加入华沙公约的共产国家。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使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
自苏南分裂后,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条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经济改革以来,南斯拉夫普通人民生活上明显的自由化,西方的文学电影都被允许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虽然和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落后了一些,可是相比同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
但是南斯拉夫的地区贫富问题一直非常严重,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邻国奥地利、意大利经济水平相近,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1980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在1991年前苏联解体之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
1999年,以南联盟政府拒绝执行西方国家主导的和平协议为由,美国领导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空袭78天。6月,南联盟接受和平协议,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2003年,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取消“南斯拉夫”这一名称。
2006年,黑山经由公民投票脱离联邦,“塞黑”解体。
2008年,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但未获国际普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