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大要闻 > 正文

中国“十大孝贤”之一王春来做客孔目湖讲坛

作者:张萍 来源:新闻网 时间:2013-11-07 浏览:

  “父母的教诲是我生命的灯塔,孝心成就了我的事业。”116晚,河南省洛阳市监狱一级警督、中国“十大孝贤”之一的王春来做客第344期孔目湖讲坛,带来一场题为《孝德智慧,大义人生》的讲座,以他十二年来照顾双双瘫痪父母的经历,给师生们上了一堂受益终身的孝德课,让许多在场同学唏嘘不已。

河南省洛阳市监狱一级警督、中国“十大孝贤”之一 王春来 / 摄影:罗根发

父母言传身教
  作为一名狱警,王春来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犯人,他们有的位高权重,有的正值青春年华。在王春来看来,他们都是聪明人,却做了糊涂的事,这是为什么呢?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王春来想起父亲曾说过的话,“有些人死了,可我感觉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我却感觉他已经死了。”父亲的话让王春来明白,那些民族英雄,他们虽然肉体不存在了,但精神犹存;那些整天追名逐利的人,虽然活着,但他们的精神早已死了。

  母亲则力行孝道,教他如何做人。在王春来幼时,为了给姥姥挣医药费,母亲起早贪黑装火车。对《孝经》能倒背如流的母亲常教育王春来,要时刻遵守孝道。在受到工友排挤时,母亲苦苦哀求,说自己不会占便宜。母亲也是这样教诲王春来,占人便宜注定要吃亏。只有懂得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人,才能活得快乐。

孝心感天动地
  父母的谆谆教诲是王春来人生的灯塔,也给予了他极大的精神力量。父母双双瘫痪以后,王春来无怨无悔地照顾他们12年。12年的不眠之夜,王春来时常就躺在病重的爸妈中间,一只手为母亲翻身,一只手为父亲换尿布,还发明了几十种照顾瘫痪老人的工具。

  他每天早晨五点钟准时起床,为父母量血压、诊心率,然后写作;六点半,给父母穿衣起床,洗脸、刷牙,给父亲测血糖,打针;七点钟,给父母喂饭;七点半再将父母抱上床,自己用五分钟吃完饭,骑车上班。中午下班赶回来,先给父母号脉,然后把他们从床上抱到轮椅上活动一下身子,喂他们吃饭,再照顾老人躺下后,自己赶紧吃饭、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后,给父母穿衣服,背父母下楼,推着他们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六点半背父母上楼,再给父亲测血糖、打针、做饭、喂药、喂饭、洗脚、洗脸、擦洗身子,抱父母上床休息。等这一切忙完,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他匆忙吃点饭,把父母头天晚上和白天换下来的一大堆屎尿布洗净、晾好。晚上九点,再为父母测一次血压,然后就坐在他们身边,看书写作,直到凌晨……

  为了让父母不觉得是拖累自己,王春来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就坐在床边坚持写作,他所著的《监狱中队管理学》填补了国内监狱基层管理理论的空白,磨炼出三分钟就能让罪犯落泪的本领,他用“孝道”唤醒无数服刑人员沉睡的道德良知,动之以情,用亲情敲开了一个个罪犯冰冷的心扉。他坚持写作,还出版了《黑手伸出高墙》等多部长篇小说, 获得了“当代中华新二十四孝”、“河南省直十大道德模范”、“推动中国家庭文明十大致敬人物”、2012年中国“十佳孝贤”等殊荣。《河南犹太人》在搜狐网上点击率名列第一,《明天谁去坐牢》等两部书被出版社推荐到台湾和海外媒体出版,在东南亚引起广泛的影响。

  是什么让王春来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获得这么多成就?王春来给出了回答,行孝,就会接通天地与父母给予的巨大能量,著作和发明都是行孝的结果。

  讲座最后,王春来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讲座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