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祖国的栋梁,今日大学时光固然美好,他日事业发展更加美好;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今天的风、今天的雨,预示着明天更加靓丽的彩虹。6月24日,风雨伴随着我们,我校2014届毕业典礼首次在南区田径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万明发表题为《永远不能忘记的甲午》的讲话,勉励2014届全体毕业生要以天下为己任,做民族之脊梁。校长雷晓燕为107位优秀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并扶正流苏。现场风雨见证,5719名2014届毕业生带着全校师生深深的祝福和重托,即将开启新的征程。
副校长高海生、张坚、史焕平,校长助理黄稚龙、研究生院长熊国良等出席典礼。毕业典礼由校纪委书记汪立夏主持。



万明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5719名2014届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始终关注并支持同学们刻苦学习的各位家长亲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万明强调,今年是农历甲午年,2014届毕业生是甲午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他就甲午这个沉重的话题,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多一些对历史的深沉回望,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万明指出,忧患二字是中国读书人自古就有的一份济世情怀。他说,作为学校的党委书记,他并不担心交大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找不到安身之所、灵魂之伴,而是同学们在走出大学校门之后,抛弃了学生时代的求知欲望,抛弃了学生时代的理想和追求;在成熟、成功之后,抛弃了那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他以学工处为毕业生发放的纪念品为例,提醒同学们“捧得好,就是一个金饭碗;捧不好,就是一个要饭碗。”万明强调,现在,不仅母校把碗交到了毕业生的手中,历史的接力棒也到了甲午年毕业的大学生手中。他希望同学们要时刻谨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操守,让青春不朽,让人生无悔。
第二、希望同学们多一些对当下的深入分析,怀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万明以甲午战争前夕清政府的国力强于日本,却在战争中一败涂地的历史警醒同学们,一个个躺着抽鸦片的国人撑不起中国的脊梁,一个个“低头族”也难以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以詹天佑先生“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我校2010届毕业生徐钢“人民给我一份情,我献人民一生爱”勉励同学们,要承担起作为国家一员、社会一份、历史一环应肩负的责任,因为,有担当的青春才够闪亮,有担当的青春才够辉煌!
第三、希望同学们多一些对未来的深层思考,激发强烈的进取精神。万明指出,日本是一个崇尚强者、尊敬强者、追随强者的国度。盛唐时期,它学习中国;近代以后,转而学习西方,“脱亚入欧”,先后与英国、德国、美国等强者为伍。他以海尔家电抢占日本家电市场,以及我校自主研发的产品成功替代了日本同类产品,引领远动系统国产化步伐为例,勉励毕业生要成长为一名像海尔总裁张瑞敏以及我校这位教授一样的“强者”,成为令日本人钦佩的中国人,成为取日本人而代之的中国人。
万明深情地展望,再过一个甲子,伟大的“中国梦”一定实现了,而我们的交大也已是百年老校。他满怀信心地表示,那时交大最引以为自豪的,将是培养了有忧患意识、有责任担当、有进取精神的大学生!万明希望,到那时,历史能这样写道,在中国南昌,有一所大学,叫华东交通大学,在甲午年毕业的那批学生很优秀,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我学成于孔目湖畔,赣鄱大地养我润我,人文交大教我育我,我将永远牢记校训,日新其德止于至善。我要做母校的骄傲!我毕业于甲午之年,黄海之滨国恨犹在,复兴之路雄关漫道,我将永远牢记使命,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我要做民族的脊梁!”全体毕业生在雨中握拳宣示,要以天下为己任,做民族之脊梁。
典礼上,副校长高海生宣读了《关于准予吕思芸等5208位2014届毕业生毕业的决定》、《关于授予吕思芸等4619位2014届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决定》《关于表彰2014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决定》、《关于准予舒婕妤等511位2014届研究生毕业的决定》、《关于授予舒婕妤等536名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决定》等五项决定。
来自软件学院2010级软件工程专业的韩传宇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表示,将不忘母校嘱托,铭记恩师教诲,珍惜同窗友谊;进德修业,允文允武,立地擎天,自强不息,同心同德,负重致远;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挑重担的人!
毕业生家长王娟发言时真心感谢学校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也希望毕业生,要常怀感恩之心,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秉承“日新其德,止于至善”校训,把母校当作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用辛勤汗水和奋力拼搏获得的工作成绩为母校争光添彩!让亲人和母校明天以你们为荣!
“毕业典礼让人非常振奋,听到书记亲切的讲话以及如同家长般的叮嘱,传递出一种对于国家与社会的责任,给了我们毕业生使命感,更是让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毕业典礼后,经管学院14届毕业生昌林激动地说。
据悉,我校2014届毕业生中,硕士毕业生511人,本科毕业生4764人,高职毕业生444人。
各单位(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全体2014届毕业生和部分非毕业生学生代表参加了典礼。
(摄影/高欣音、武显军、万锴、张尧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