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如何打破困境实现突围、大学生怎么走出“精神内耗”怪圈……近日,华东交通大学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比赛现场座无虚席,一幕幕心理情景剧再现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与挣扎,发人深省。

校园心理情景剧总决赛现场。华东交通大学供图
据统计,该校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平均每年创排400余个剧本,参演学生超4000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参与编排、观看的学生多达1.2万人,占学生半数以上,低年级学生的参与率超九成。如今,这项活动因参与度高、受众面广、吸引力大,被师生誉为“心理健康运动会”。
“在剧本创作、舞台设计、表演排练等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就算是跑个龙套、搬个道具也算一种参与,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该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教授舒曼介绍,心理情景剧大赛会持续一个多月,今年首次采用不限主题的形式,鼓励学生立足于大学校园生活自由发挥,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人格成长及社会热点等主题。
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不仅是华东交通大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载体,更是学校“寓教于乐”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探索,该校已建立了“校—院—班—寝”全面覆盖的“网格化”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四级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前置”,实现心理讲坛和直播讲座常态化,设置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健康大使,开展“周末心语”热线、网络心理咨询和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积极探索多元形式,推动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f.youth.cn/msrd/202412/t20241225_15733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