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大要闻 > 正文

我校承办的2015年全国天线年会顺利开幕

作者:黄晓鹤 来源:校报 时间:2015-10-21 浏览:

全国天线年会是我国天线界的学术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由我校承办。10月18日晚,江西省副省长谢茹来到会场看望与会专家。我校党委书记万明、校长雷晓燕一同看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等与会专家。

江西省副省长谢茹与2015年全国天线年会专家合影。

19日, 2015年全国天线年会在泰耐克国际大酒店顺利开幕。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李华栋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加拿大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吴柯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志璋应邀将作分组特邀报告。我校校长雷晓燕教授,大会主席、电子科技大学原副校长聂在平教授,大会执行主席、我校副校长刘海文教授,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电科集团第39所原所长孙东森研究员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秘书长何巨林主持。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李华栋发表讲话。

我校校长雷晓燕致辞。

大会主席、电子科技大学原副校长聂在平致辞。

大会执行主席、我校副校长刘海文致辞。

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电科集团第39所原所长孙东森致辞。

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秘书长何巨林主持开幕式。

大会现场。

合影。

李华栋讲话时指出,近年来我国天线事业飞速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推进、载人航天器的成功发射等,每一项瞩目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天线领域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奉献。此次天线年会共有国内外6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江西,相互交流探讨天线科技的新成果、新技术,这将为江西的科技工作者提供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江西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李华栋热诚地欢迎各位专家来到江西、关注江西、支持江西,领略江西的秀丽风光,体验江西的热情好客,品味江西独特的文化魅力,为江西的天线事业发展、科技进步积极建言献策。

雷晓燕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人才引进等情况。他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的第一层次学科,处于我校学科宝塔的“塔尖”地位;以刘海文教授领衔的学科团队,在微波电路和天线研究方面处于国内优势地位,先后入选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和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相信此次年会的召开,将对我校该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校全面深化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指出,目前我校正在进行“二次创业”,要实现“把学校建成国内知名交通大学”的发展目标,人才是关键。在人才引进上我校拿出了全省最优厚的待遇,并积极营造好的氛围,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加盟或举贤荐才。

聂在平在致辞中从投稿论文、学术报告、企业赞助等方面介绍了此次全国天线年会的基本情况,并感谢我校为承办此次大会所做的努力与贡献。全国天线年会不仅致力于营造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同时也准备构建一个起点较高、视野宽阔、多领域互动、和国际学术前沿能有效对接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专家、学者和广大工程师面对面地交流,我们可以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兴趣、启迪创新思维、增进学术合作,希望与会代表在这次盛会中都能有所收获。

刘海文在致辞时说,今年的天线年会无论是在注册人数、赞助厂商,还是参赛代表上均实现了稳中有升的好成绩。面对本次会议的盛况,我和我的团队多了一份自豪、多了一份成就,更多了一份感恩之心。他分别对上一届承办单位给予的经验传承,天线分会的委员、秘书处给予的信任、支持与帮助,主题与特邀报告专家将分享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大会金、银、铜牌赞助商的大力支持等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孙东森在致辞中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分析了天线工作者的使命、任务与心愿。他认为,天线系统在装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装备的战术、技术状态和可靠性。国家正在着力构建的“科技服务产业”,为学术型社会团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我们将研究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形成服务项目,使天线工作在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沃土之中开花结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作大会主题报告。

加拿大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吴柯作大会主题报告。

美国杜克大学柳清伙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

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志宁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

陈鲸院士作主题报告《信息获取领域对未来天线发展的需求分析》。吴柯院士作主题报告《Multi-Dimension, Multi-Function and Multi-Band Substrate Integrated:Waveguide Antennas and Arrays for GHz and THz Applications》。美国杜克大学柳清伙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志宁教授分别作《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and Applications》和《基于超越电磁结构的天线: 从物理概念,工程技术到产品设计》的主题报告。

据悉,本次年会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展示、检阅近年来天线专业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的成果;二是相互交流,增进友谊,为开展更深度以及更广泛的合作创作条件。

年会共邀请到参会院士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国家基金委“杰青”获得者12人,约600位参会代表和30多家参展企业。大会共收到投稿论文497篇,会议最终录用论文465篇,内容涉及天线理论、计算电磁学、电磁散射、逆散射与成像等32个类别,集中反映了我国天线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现状。

年会将于21日闭幕,期间将以大会主题报告、分组特邀报告、分组报告、论文粘贴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和交流天线年会的研究成果,并将安排天线分会换届大会、颁奖晚宴等内容。(摄影/秦国华)

责任编辑:黄晓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