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网认证 智慧交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大要闻 > 正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作者: 来源: 时间:2025-10-27 浏览: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全会公报一经发布,迅速在师生干部中引起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促发展,笃行不怠勇争先,以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以实干实绩将全会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校党委书记柳和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开启“十五五”崭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全会作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战略部署,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向新征程,华东交通大学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火车头”党建为引领,驱动学校发展全面提速。我们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复兴栋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在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聚力突破;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学校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和务实担当的作风,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定不移地朝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华交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科学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为奋进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华东交通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高质量推进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与落地实施,切实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站在新起点,华东交通大学将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华交力量。

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罗国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近年来,我校在智慧建造、智慧交通与装备、稀土淬炼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先后斩获国家科技奖、首个江西省技术发明特等奖等重大奖项。学校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中心以来,围绕完善体制机制、人才队伍、激励与保障政策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横向产业服务课题量显著提升。下一步,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联合政府与企业,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持续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科发院副院长丁孺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等内容,让我倍感振奋。全会为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突破指明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方向,我将带领团队,通过科技创新积极践行全会精神:坚持深耕液压基础件“卡脖子”难题,跳出仿制一代落后一代的路径,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机电液”深度融合的可编程控制与模块化驱动技术为液压系统智能化、绿色化赋能。聚焦发展工程机械机器人化控制技术,深入主机装备企业痛点、难点,通过跨学科、方向交叉融合,搭建科研实验室与企业产品之间的创新桥梁,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瞄准未来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领域,跳出长期从事研究领域的舒适区,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人-机-环境”共融的智能化、信息化施工作业。

研究生院副院长朱嘉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也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奋进方向,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部门,研究生院将以此次大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和行业产业升级需求,持续开展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以研究生分类培养为核心,持续推动人才培养的科教融汇及产教融合,坚定不移地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装备制造卓越工程师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张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改革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战略机遇,坚持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真实工程问题为牵引,全面推动工程硕博士培养体系的系统性重塑与培养流程的深度再造,着力打造“深度融合”与“一体推进”的关键枢纽,加快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为“十五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经管学院党委书记余得生全会系统回顾了“十四五” 时期我国发展重大成就,明确了“十五五” 时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等基本原则,锚定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提出经济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的要求。经管学院党委将坚决贯彻全会精神,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紧扣“交通强国”建设部署,将“三化”发展理念融入“十五五”时期谋划,扎实做好“十四五”到“十五五”时期衔接工作,积极服务江西高质量发展。

信工学院党委书记魏永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制定谋篇布局,为信工学院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将坚决扛起管党治党、办学治院政治责任,毫不动摇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以班子建设为抓手,以带动广大教职工凝心聚力谋发展为途径,聚焦学院“十五五”期间交叉学科建设突破、创新性人才培育及产教融合升级等核心任务,不断健全完善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制度体系,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奋力推动学院在人工智能时代积极作为,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土木学院教师许开成: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总结的“十四五”时期重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出的“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们工作锚定坐标,更让我们明晰使命方向。作为土木建筑领域的教师,我认识到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其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全生命周期。面对行业向智能化、工业化、绿色化转型的大趋势,我们肩负着培养具备创新精神、数字技能和环保责任感的未来建设者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林嘉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让身为教师的我心潮澎湃,备受鼓舞。这次全会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其中关于教育的论述,更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全会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更专业的知识和更科学的方法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将全会精神融入日常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教育岗位上践行全会精神,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信工学院党委委员、党委组织员、辅导员王业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奋进号角,擘画了新蓝图,指引新征程。作为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我深感振奋。我将立足岗位,把全会精神融入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严把政治标准,筑牢基层堡垒,激发党员先锋力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组织力量。

经管学院2025级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田: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如何将国家战略与个人专业发展相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这为我们财会人才指明了方向:要主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将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同时积极关注人工智能与财经领域的融合,提升数智化的素养。此外,要坚守职业道德,深刻理解“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重要性,未来在工作实践中要严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贡献专业的会计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思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我们正是社会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助人自助”,促进社会变革,增强社会福祉,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奋力担当护航“十五五”发展的青年使命。

机电学院2023级车辆工程(动车组)专业学生郁东烨: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备受振奋。全会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我国高铁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中国高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而核心技术突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将立足专业,扎实学好动车组设计、牵引系统等核心课程,筑牢技术根基;主动参与实验室创新项目,聚焦节能降耗、智能运维等方向钻研;关注2035年高铁网建设目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努力成长为能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技术人才,为高铁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经管学院2024级金融学专业学生陈菲: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我深感振奋与责任重大。全会对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战略部署,这让我认识到金融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对“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这一要求有了真切体会。我意识到课本里的信贷、理财知识,最终要落到助力企业、个人的实际需求上。接下来,我会在专业课上学好企业融资、普惠金融等内容,暑假争取去本地农商行实习,学习银行给农户、小商家放贷的相关知识,毕业后努力进入金融机构的基层业务岗,把专业所学用到服务实体的具体工作中。

人文学院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黄宇欣: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强调,让我深刻体会到语言文字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与国家治理的根基。全会精神启示我,专业的价值远不止于文本研究。我将努力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阐释能力,未来希望运用所学,积极参与到国家叙事构建、理论大众化传播与文化自信培育中。无论是通过精准的翻译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还是以富有感染力的文笔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我都愿以笔为媒,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中,贡献一份独特而坚实的人文力量。

责任编辑:陈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