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学校党委启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大讨论活动,全校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知名交通大学”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质量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破解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开放再提升、发展再加速。
强化党的建设,持续凝聚发展力量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方针,不断夯实基础建设,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获得全省唯一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项目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还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3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荣誉。在巡视整改上,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建立整改台账,进一步明确完成时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强化整改督办,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作风建设上,针对学校存在的“怕、慢、假、庸、散和推”等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作风问题“大扫除”活动,全校上下作风面貌得到较大改观。特别是今年3月,学校党委又主动作为,在将2019年定为“管理提升年”“基层党建年”的基础上,以“改作风、正师风和优学风”主题教育活动为具体抓手,进一步对标中央和省委要求,弘扬“好做法”,改进“弱环节”,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务实担当、崇学善教的良好氛围,为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强化制度建设,持续注入发展动力
学校党委坚持以文件的“立、改、废”,作为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学校总体改革方案从有到优的转变,形成了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已制定或修订68个文件,今年还将出台或修订74个涉及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和党建思政等领域的制度文件,进一步转观念、改作风、提效能,构建科学、创新、协调、高效、精细的管理服务体系。
试行年薪制,打破传统薪酬模式“天花板”,突出奖惩考核和业绩质量,激励高层次人才持续释放教学科研潜能。坚持分类管理和分类考核,完善评价管理体系,不断激励广大教师争先冒尖,继实现“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突破后,又引进了学校历史上首位“双聘”院士,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强化内涵建设,持续丰富发展成果
学校党委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坚守“大学的良心”,斩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金4铜,实现学校历史性突破;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国家级奖项43项,位列全省第一,获奖总数、成绩排名均创历史新高。持续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在2018年入选3个省一流学科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一流专业建设上满载而归,获批纳入省财政专项支持的优势特色专业5个、未纳入省财政专项支持的优势特色专业9个,除了整体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南昌大学,我校入选数位居全省第一。
在科研成果上,获批学校第二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还获得2018年度全省唯一一个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技奖励,特别是学校杨辉教授团队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实现该奖项设立8年来我省的重大突破。学校进位赶超的强劲发展态势,得到刘奇、易炼红等省部级领导同志14人次肯定性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