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俗称“老人节”。据此风俗习惯,1988年我国政府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从此,农历“九月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老人节。
在十七大胜利召开和重阳佳节之际,学工处、团委、信息学院联合走访慰问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罗维道将军,原省军区第二政委汤光恢将军,原省委组织部部长、省政协副主席刘建华等老红军、老同志,向他们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送上“寿”字牌匾,祝老人们节日愉快、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在老同志家里,校团委书记石初军关切地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向他们汇报了去年以来我校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详细介绍了由信息学院红色江西IT志愿者协会设计,定于今年11月开通的“铁军纵横——中国新四军网上纪念馆”的筹备工作并现场向他们展示了网站。石初军还代表学校对老同志在过去几年里对我校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老红军刘建华观看“铁军纵横”网站。
当老同志们通过“铁军纵横——中国新四军网上纪念馆”看到昔日老领导、老战友的事迹,看到他们光荣的过去时,老同志们激动不已。罗维道将军当即紧紧握住了石初军的手并写下了“祝贺新四军网站开通”;年届百岁的汤光恢将军十分高兴,坚持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写下了“新四军精神永放光芒”;曾任粟裕大将警卫员的老同志朱勇在网上看到了他的老司令粟裕时,写下了“铁的新四军!从抗日战争开始我就参加打击残忍的日本法西斯强盗,永远不忘记”。
老同志们对学校多年来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对学校积极发挥高校学科特色为传承和弘扬我省红色历史文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我校师生与罗维道将军合影。

我校师生与老同志李德宏(左三)、朱勇(右三)合影。
参加走访慰问活动的还有信息学院的教师和国防生代表。
附:罗维道、汤光恢、刘建华简历。

罗维道将军。
罗维道(1916—),江西省泰和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万泰独立营排长,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湘赣军区游击第二大队队长兼政治委员,中共茶攸莲县委书记。坚持了湘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苏南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部副主任,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七军八十一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空军预科总队总队长兼政治委员,防空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汤光恢将军。
汤光恢(1909—),江西省永丰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红一军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二师侦察大队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干事、巡视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干事,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法处副处长、处长,保卫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胶东军区政治委员,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军区公安军政治委员,黑龙江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建华,江西寻邬(今寻乌)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少共赣粤边特委书记,中共信丰县委书记、五岭地委副书记、赣南工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赣西南区委组织部部长,赣州地委书记,赣南区委第一书记,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党委书记,江西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