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打开电视,不难发现,从帝王题材的清史片潮流开山之作《宰相刘罗锅》到历史主题影片的票房冠军《英雄》,从连拍四部、缔造收视奇迹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到盛极一时、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古装影视特别是电视连续剧大行其道成为近十年来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这些充斥荧屏的“帝王戏”,有的标榜自己是“正剧”,有的打正旗号说自己就是“戏说”,然而其中种种,无不是在表现皇帝如何爱民,如何夙夜忧叹、日理万机,尤其是要渲染帝王的权谋与智慧,几乎是不假思考的帝王崇拜。更为让人不解的是,作为“帝王戏”最为集中的清代,正是中国走向腐朽和衰落的时代,思想空前禁锢,又怎能称得上是“盛世”呢?面对众多学者的声讨和观众的质疑,我们又该保持怎样的一种理性态度去甄别呢?

4月28日晚7时,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彬彬教授作客我校第183期孔目湖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影视中的帝王崇拜和权谋文化”的讲座。
严肃文学挑战传统观念 通俗文学迎合大众口味
讲座伊始,王彬彬就从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着手,指出两种不同的文学存在的本质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严肃文学是在挑战我们已经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和既定的思维方式,例如,在传世经典巨作《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女人都是水做的,男人都是泥做的”,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的挑战和颠覆。而与之相反,通俗文学却是以巩固的方式不断迎合并强化我们原有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因此也更容易被广大观众所接受。王彬彬指出,多数的电视连续剧,便属于这样一种通俗文学。若仅仅作为供大家茶余饭后消遣之用,具有休闲娱乐性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些古装戏背后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必要的价值倡导。基于此,极力推崇“帝王崇拜”,大肆渲染“权谋文化”的“帝王戏”无疑是曲解历史,误导大众,十分不利于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
帝王崇拜充斥荧屏 皇权文化流毒深远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掀起了一阵古装戏热播的风潮,编剧爱写,导演爱导,观众也爱看,每天一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马蹄袖在甩,大辫子在摇,听到的不是“奴才该死”,就是“皇帝圣明”,真有些让人不知身在何夕的错觉。在王彬彬看来,纵观这些古装剧,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戏说”,如《戏说乾隆》、《还珠格格》等,此类电视剧显然并没有关于历史、关于文化的价值的特定的倡导,它们的基调也只是为了娱乐大众。而另一种则是“胡说”,制片方欲图把它们对历史的阐释,对社会的理解告诉观众,而这些观念又往往是与史实所背离,十分陈腐而肮脏的,一方面它巧妙地迎合了国人的“崇皇情结”,另一方面,它无形中又推行着“奴化教育”。
王彬彬说,为了提高收视率,追求经济效益,在制片方的精心打造下,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为造陵墓,不惜杀害天下之能工巧匠,将中华民族先秦以来所有的先进技术拦腰斩断的秦始皇却被塑造成一统天下、大智大勇的民族英雄;性格暴戾、大兴文字狱,使得大批文人惨遭迫害的雍正也被刻画成兢兢业业,一心为民的一代明君。诸如此类,古装剧似乎在竭尽其所能,为封建皇权歌功颂德,将帝王美化成圣人、完人。而铁证如山的历史事实却告诉我们,在专制时代,没有哪一个帝王能真正做到人民本位,再好的皇帝也只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是独裁者。因此从这一点看来,昏君和明君并无本质的区别。
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曾说过,“中国历来只有两个朝代,一个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一个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这字字珠玑,既是对封建皇权、专制统制的强烈批判,更深刻地暴露了国人深入骨髓、根深蒂固的草民心态、臣民心态。王彬彬还指出,在全力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公民意识,民主观念,如果不加限制地任由影视节目潜移默化地误导和渗透这些落后的东西,国人的思想意识将更趋保守落后,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的先进意识将更难普及和发展,民主法制的进程也将举步维艰。

权谋文化腐蚀人心 道德底线面临冲击
古装剧除了渲染帝王崇拜,另一大流弊则是使得权谋文化沉渣泛起。王彬彬认为,这些所谓的帝王剧,其核心主题始终脱离不了权力斗争,小到三宫六院妃嫔间的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大到太和殿下群臣间的结党营私,尔虞我诈;权谋之术成为宫廷戏吸引观众的一大卖点。看了这些影视剧,有人羡慕皇帝可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有人期望像皇帝那样纸醉金迷,有人幻想如皇帝那样一言九鼎。直令一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及某些权欲野心极强的人钦羡不已,想入非非。
其实,纵观古今,这种权术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至今仍然深深扎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渐演变成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长久受到权谋文化的熏陶浸染;使得许多国人都形成了一种权谋人格,遇到困难险阻,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光明正大,合理合法的途径加以解决,而是深谙潜规则,不断挑战道德底线,甚至不惜触犯法律。
在一个权谋文化丰富繁盛的社会环境中,任何一个个体都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形成权谋人格,潜移默化中诱导人们弃善向恶。谈到这一点时,王彬彬结合当前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社会现状,不无担忧地说:“人性就像一条河流,在它流经的途中,人性的欲望如果和狂风相遇,赤子之心不再,诚信少了,虚伪多了,其结果注定是人性向恶的悲剧。”而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权谋文化越发达,经济活动便越落后,社会效率就更低下。中国的权谋文化已经为我们造就了太多的贪官污吏,长此以往,我们面临的只能是一个充满谎言,人人自危的社会。

在讲座的最后,王彬彬还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同时,也对我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抱着清醒而理性的态度,走出“帝王崇拜”的阴影,拒绝“权谋文化”的毒害,常怀一颗赤子之心,诚信之心,把握人生航向,创造美好未来。
(摄影/詹前裕)